天王殿(香莲寺)
河北省 · 石家庄市行唐县天王殿(香莲寺)详细介绍如下:
香莲寺原名显名寺,位于行唐县城龙州大街中部路南(或龙州西大街东部路南、升仙桥路75号),坐北朝南,占地6000平方米。据史料记载,该寺始建于东魏(公元534~550年)年间,北宋宣和(公元1119~1125年)年间重修,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是行唐县唯一由僧宝住持的佛教道场。香莲寺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曾历经沧桑,几度兴衰。
1942年,香莲寺惨遭日本侵略者毁坏。新中国成立后政府进行了修复。“文化大革命”期间,香莲寺又遭到破坏。1983年,行唐县人民政府落实党的宗教政策,香莲寺香火又兴旺起来。1995年,在省、市佛协指导下,制定香莲寺重建规划。1996年筹集资金10万元,于次年完成了第一期工程观音殿、僧舍和围墙的建设。2004年修建观音殿,2005年6月大雄宝殿竣工并对外开放。2007年修建的大雄宝殿殿门上方挂有原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题写的“大雄宝殿”四个鎏金大字。2013年2月23日(农历正月十四),香莲寺迎请大藏经一部。2015年4月,由上常下乐师父接班上照下池师父,筹建地藏殿、财神殿、万佛楼等,主体建筑已于次年8月完工。
香莲寺山门为硬山式建筑,长9.9米,宽2.4米,高6.8米,建筑面积23.76平方米,一大两小3个拱门,大门均为木制红漆,正中拱券门上方镶有“香莲寺”三个金色大字,大门两侧楹柱上的楹联书有“香飘佛国蒙熏十方法界,莲开净土接行六道众生”。过山门进院内是天王殿,为山门内的第一重殿,重檐歇山顶,高12米,面宽12米,进深9.2米。殿内中间供奉弥勒菩萨,后供奉韦驮菩萨。殿后立有一尊高8.6米的观世音菩萨汉白玉雕像,面容安详,造型生动。后为大雄宝殿,歇山式重檐建筑,赭褐色布瓦顶,红墙、红柱、红门窗,端庄典雅。沿14级台阶经长方形月台而上,正门上方挂金字匾额,上书“大雄宝殿”。大殿面阔5间,进深4间,建筑面积833平方米,殿周围共立红柱32根,殿内前后共立朱红明柱8根,殿中央塑镀金释迦牟尼佛像,佛像左塑迦叶尊者,右塑阿难尊者,后塑有观音菩萨,两边塑形态各异的十八罗汉,后大门分别塑有文殊、药师、普贤、阿弥陀佛、地藏菩萨,殿内所有佛像均为铜质鎏金。大雄宝殿后建有观音殿,歇山顶式建筑,面阔3间,进深2间,建筑面积45平方米,殿内塑有镀金观音菩萨,殿北面建有僧房。
目前,香莲寺已建成大雄宝殿、观音殿、天王殿等建筑,是行唐县重要的佛教活动场所和旅游景点,吸引了众多信徒和游客前来参观和朝拜。
微信扫一扫智能生成旅游路线
游玩建议
针对行唐县天王殿(香莲寺)的游玩建议如下:
- 了解历史背景:香莲寺原名显名寺,始建于东魏年间,后历经多次修缮和扩建,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游玩前,可以查阅相关资料,了解香莲寺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 规划行程:香莲寺位于行唐县城龙州大街南侧,建议提前规划好行程,合理安排时间。由于寺院只在农历初一、十五和个别佛菩萨诞对外开放,因此最好提前了解开放时间,避免白跑一趟。
- 参观天王殿:天王殿是香莲寺山门内的第一重殿,供奉着弥勒菩萨和韦驮菩萨。游客可以在此感受佛教文化的庄严和神秘。
- 欣赏建筑艺术:香莲寺的建筑风格独特,气势恢宏。游客可以欣赏到歇山式重檐建筑、朱红明柱等建筑元素,感受古代建筑艺术的魅力。
- 保持安静:在游玩过程中,请保持安静,不要大声喧哗或拍照时使用闪光灯等行为,以免干扰其他游客和僧侣的修行。
- 尊重信仰:香莲寺是佛教圣地,游客应尊重当地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不要随意触摸或破坏寺内的佛像和文物。
总之,游玩行唐县天王殿(香莲寺)是一次了解佛教文化、感受古代建筑艺术的好机会。在游玩过程中,请保持敬畏之心,尊重当地的信仰和风俗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