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帝庙(朝阳街)

关帝庙(朝阳街)

河北省 · 石家庄市

井陉矿区关帝庙(朝阳街)详细介绍如下:

石家庄关帝庙又名崇宁真君庙,位于井陉矿区朝阳街,同时它也位于桥西区红旗大街以西,友谊大街东侧,槐安路北。此庙亦称“崇宁真君庙”,原名三义堂,清顺治十五年改为关帝圣庙,雍正六年又改为关帝大庙,其正宗名称为“崇宁真君庙”。崇宁真君是宋徽宗于崇宁三年(1104年)给三国名将关羽的封号。

关帝庙由牌楼、山门、前殿、后殿、耳房和厢房组成。前殿又称“帝君阁”,是关帝庙的主体,面阔三间,外接拜殿,歇山式布瓦殿顶,飞檐峣翘。殿内塑有关羽“藐视东吴”等四组塑像,关羽端坐中间,身着绿色帅袍,外露铠甲,头戴王冠,蚕眉紧促,怒目视向东南,工艺绝妙,造像逼真。后殿为“结义殿”,殿中塑有“刘、关、张三结义”等塑像。

明嘉靖二十年(公元1541年)孟夏,为纪念三国蜀国关羽,在庙前14米处建一旌表——木牌坊,亦称“忠义牌坊”。牌坊整体为木结构,坊形为四柱三楼,其顶成众字形,远观好似三个角楼并在一起。角楼四角各悬挂铁铃铛一个,共计12个,风起铃响,音色悦耳。阳面坊额横匾为“浩然正气”四个金字,笔法苍劲,气势磅礴;阴面檐下匾额是清康熙四年给关羽的尊号“山西夫子”四个大字,金光闪烁。边柱楹联上阙是“黜僭崇王得春秋奥旨”,下阙是“秉忠尚义并日月长明”;门柱上阙是“浩气塞乾坤孙曹魄奔”,下厥是“精忠照今古手足情深”。

此外,在崇宁关帝庙的后院西墙旁边,有一棵挺拔苍劲、斑驳婆娑的千年古槐,它是振头古镇风貌的重要代表。因为该古槐大枝杈形似龙角,故人们称其为“龙角槐”。中国古槐考察队认定它大约栽种于唐末宋初,至今已有千余年,是国家一级古树。

总的来说,井陉矿区关帝庙(朝阳街)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道教建筑,它不仅是关羽文化的传承地,也是当地民众精神寄托和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