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真古教

清真古教

河北省 · 石家庄市

藁城区的清真古教,主要体现在当地的清真寺建筑中,以下是藁城区清真古教的详细介绍:

九门清真南寺

  • 地理位置:位于藁城区九门村,滹沱河(藁城段)与周汉河交汇处。

  • 历史背景

    • 唐朝时期,大将军郭子仪奉皇命率军在此作战,战役后沟通了九门至丝绸之路的通道。部分信仰伊斯兰教的士兵、商客在此留生,伊斯兰教传入九门村,并建简陋清真寺(此清真寺便是最早的南寺)。
    • 明初,从山西洪洞迁来一批回民,回民人口随之剧增。
    • 九门清真南寺始建年代不详,根据寺内原柏树种植年代推算约建于唐末宋初。明正德十四年(公元1519年)、明嘉庆二十五年(公元1546年)、清康熙四十六年(公元1707年)对其均有重修。
  • 建筑特点

    • 1966年文革中被毁。
    • 1997年夏经省市乡同意,恢复移建南寺。集资110万元,由原寺址东移至机场路西侧,现坐落于九门村东南,南距307国道8公里,交通便利。
    • 占地4600平方米,大殿600多平方米,宣礼楼高30米,大门六角亭楼,南北讲堂覆墁琉璃瓦,1998年夏竣工。新寺既有阿拉伯风格及内涵又有怀念原古寺建筑之特点。

九门清真北寺

  • 地理位置:位于九门村中心。
  • 历史背景:建成年代不详,但是据说建筑风格模仿九门清真南寺,因此肯定是在清真南寺之后建的。

这些清真寺不仅是当地穆斯林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也是藁城区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载体。它们见证了伊斯兰教在当地的传播和发展,也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交流和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