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阙
河北省 · 石家庄市汉阙详细介绍:
汉代石阙,简称汉阙,是汉代的一种纪念性建筑,有石质“汉书”之称,是我国古代建筑的“活化石”。它是我国现存的时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地表建筑,距今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堪称国宝级文物。汉阙成对地建在城门或建筑群大门外,表示威仪等第,因左右分列,中间形成缺口,故称阙(古代“阙”、“缺”通用)。它的雏型是古代墙门豁口两侧的岗楼,在人们能够建造大型门屋后,便演变成门外侧的威仪性建筑,防御功能逐渐减弱。
汉阙根据材料不同分为石阙和砖阙。汉代是建阙的盛期,都城、宫殿、陵墓、祠庙、衙署、贵邸以及有一定地位的官民的墓地,都可按一定等级建阙。西汉长安城未央宫的东阙、北阙,建章宫的凤阙、圆阙,是历史上著名的大阙。传说凤阙高20余丈,但除凤阙尚有夯土残址外,这些巨阙都已堙灭,现存的只是一些东汉或西晋的小型石造祠阙和墓阙,最高者不过6米。
从形制上分,汉阙有单阙和旁附子阙的子母阙两种,每种又有单檐和重檐的差别。重檐尊于单檐,子母阙尊于单阙。这些阙的结构又可分为仿木构型和土石型两种。仿木构型阙以高颐阙为代表,分台基、阙身、阙楼、屋顶4部分,虽是石造,却可视为可供登上防守用的大型木构阙的模型。土石型以太室阙为代表,只分台基、阙身、屋顶3部分,无阙楼或只示意性地使阙身上部稍微向外膨出,是一种实心的不能登上的纯威仪性阙。
然而,关于新华区汉阙的详细信息,目前并未在提供的资料或广泛可查的历史文献中找到。如果该地区存在汉阙,它可能是作为历史遗迹被保护和展示的,建议直接联系当地的文化遗产保护部门或参观当地的博物馆以获取更准确的信息。
总的来说,汉阙是中国古代建筑体系中极为重要的一种建筑形象,它不仅是汉代建筑艺术的瑰宝,也是连接古今的桥梁,让后人得以窥见那个时代的辉煌与匠心独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