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生物化石

古生物化石

河北省 · 承德市

双滦区古生物化石详细介绍如下:

双滦区所在的,古生物遗存丰富,是中国北方早期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热河生物群是生活在中生代晚期、分布于中国北方的一个中生代动植物化石群,因发现于当时的热河地区而得名。双滦区及其周边地区是热河生物群的重要分布区域。

在丰宁满族自治县(与双滦区相邻),早白垩世地层中发现了两例重要的恐龙化石。其中,长约5米的剑龙类恐龙化石保存近乎完整,其骨骼化石四周还散布着完整的皮肤化石,似鳞片状排列的纹路十分清晰,面积约为3平方米,堪称世界恐龙皮肤印痕化石之最。另一例是长约1米的角龙类恐龙化石,其保存完整程度同样令人瞩目,为早期的角龙类恐龙的演化研究提供了更多的新证据。

此外,在承德避暑山庄的石板路上,也发现了大量保存完好的侏罗纪恐龙足迹,总数近300个,这些足迹化石对研究恐龙的演化和地球气候变化有重要价值。同时,考古人员还在这些石板上发现了疑似甲壳类古生物化石以及古生物虫类的巢穴和呼吸孔等遗迹,这些发现将充实和扩大热河古生物群的研究内容和领域。

除了恐龙化石外,滦平县还首次发现了离龙化石。离龙是一种已经灭绝的双孔类爬行动物,主要以水生昆虫、软体动物和小型鱼类为食。这一发现填补了热河生物群中离龙类化石的空白,为恢复热河生物群的生态环境和生命演化提供了良好的佐证。

总的来说,双滦区及其周边地区的古生物化石遗存丰富多样,具有重要的科研和科普价值。这些化石不仅为我们揭示了远古生物的面貌和演化历程,也为研究古地理、古气候和古生物提供了宝贵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