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察汗国

钦察汗国

河北省 · 承德市

钦察汗国(1219年-1502年),一般称为金帐汗国(Golden Horde),又称为术赤兀鲁思,是大蒙古国的四大汗国之一。以下是关于钦察汗国的详细介绍:

一、建立与疆域

  • 钦察汗国是在成吉思汗给长子术赤的封地基础上建立的。长子术赤的封地在额尔齐斯河以西、花剌子模以北(包括额尔齐斯河流域和阿尔泰山地区),术赤的斡尔朵(行宫)设在额尔齐斯河流域。
  • 1236-1240年,术赤次子拔都统帅西征,先后征服了钦察草原、克里木、高加索、保加尔汗国(保加利亚)、伏尔加河和奥卡河地区以及第聂伯河流域的罗斯各公国。
  • 1243年,拔都结束西征回到伏尔加河上,建立了东起也儿的石河(额尔齐斯河),西到斡罗思,南起巴尔喀什湖、里海、黑海,北到北极圈附近的辽阔广大的钦察汗国。拔都把伏尔加河地区作为政治中心,在入口处建立了首都萨莱城(今阿斯特拉罕附近)。

二、政治结构

  • 钦察汗国建立后保持军政合一的统治组织,万户、千户、百户、十户既是行政单位,又是军队编制单位。
  • 汗国内,拔都的13个兄弟及其后裔各有世袭封地,拥有军队,形成了隶属于拔都及其后裔的半独立国。
  • 拔都的兄长斡儿答及其后裔据有今西西伯利亚、哈萨克斯坦,形成了白帐汗国。拔都的弟弟孛儿只斤·昔班被封于南乌拉尔地区,后建立了青帐汗国(又称蓝帐汗国)。

三、宗教与文化

  • 钦察汗国境内民族众多,包括蒙古人、钦察人、保加尔人、花剌子模人、土库曼人等,蒙古人逐渐突厥化,突厥语和突厥文成为通用语言和文字。
  • 13世纪时,东正教在钦察汗国受到优待。月即伯时代,伊斯兰教在国内广泛传播,此后钦察汗都信奉伊斯兰教。
  • 金帐汗国时期,与相邻的印度、埃及、中亚细亚及西欧各国都建立了密切的经济文化交往关系。都城萨莱成为沟通东西方经济文化的重要城市。在同时期,出现了一批用钦察语写成的中世纪文献,如《库曼语汇编》《克普恰克语词典》《先知传》等。

四、历史变迁

  • 1255年,拔都去世,拔都之弟别儿哥(1257-1266年)在位时,名义上仍对蒙古大汗称藩,实际上汗国已成为独立国。
  • 14世纪中叶时,汗国内部出现了新的争端,万户们互不协调,各自为政,汗庭权力日渐削弱。
  • 1380年白帐汗脱脱迷失借助帖木儿的力量击败大汗庭的权臣马买,控制了钦察汗国的主要疆土,成了钦察汗国大汗,从此钦察汗全都出自白帐系。
  • 14世纪末,金帐汗国呈现衰败局面,花剌子模、克里木、保加尔逐渐从金帐汗国中分裂出去,金帐汗国同时又遭到中亚帖木儿帝国的侵袭。
  • 15世纪中期后,金帐汗国正式分裂为数个政权:东部的哈萨克汗国、西部的喀山汗国(1438-1552)、克里米亚汗国(1441/1442-1783)、阿斯特拉罕汗国(1466-1556)、西伯利亚汗国、诺盖汗国等。钦察汗国中央直辖的只剩下有限的疆土,被称为大帐汗国,钦察汗国的正统汗位由大帐汗国继承。
  • 1502年,末代大汗赛克赫阿里被克里米亚汗国击败,钦察汗国灭亡。

综上所述,钦察汗国是一个具有深远历史影响的蒙古帝国分支,在其存在的数百年间,对欧亚大陆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