酎泉寺

酎泉寺

山西省 · 晋中市

太谷区酎泉寺位于侯城村西南1000米的凤凰山下,为太谷古十景之一的“酎泉春水”景观。其始建年代无考,唐时毁于火,后成为白将军祠。宋政和年间(1111-1115)重建,金皇统元年(1141)于山坳凿石为佛,建楼覆之,名曰“隆道宫”。该寺历经多次修葺,一修于元延佑五年(1318),再修于明洪武十六年(1383),明万历、清乾隆、道光及民国时期也均有修葺。然而,1975年拆寺建化肥厂,寺内建筑大多损毁。1993年,社会投资对其进行复建,恢复原貌。

酎泉寺坐南朝北,依山势而建,寺内石佛、石窑2孔及四明亭榭为清代遗物。其中,寺内供有北魏石佛一尊,高达十米。据明万历《太谷县志》记载,唐以前,“山麓有佛像,因山凿成,负阴向阳,大数十围,号三佛,建阁贮之。”酎泉寺石佛与大佛山、二佛山石佛始建于北魏佛教大兴时期,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

酎泉寺的最大特色是山壁上存有米芾题的“第一山”石刻。此外,关于酎泉寺,还有一个民间传说:商代商纣王曾来太谷境内巡视,渴而饮此泉,故以其“纣”命名,讳避成“酎”。而酎水的确是味甘清洌,可入药可酿美酒。据《永乐大典·太原府志》记载:“酎泉水,在县南一十里,源出凤凰山,为二池并北流,西北合咸阳谷水,谓之交河,水味至甘,可成佳酿,故有酎名。纣祠在酎水之上,旧经云:商纣尝至此。”

近年来,中药厂投资了300万元将酎泉寺建成集医疗、疗养、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旅游区,并改名为“龟龄山庄”。如今,酎泉寺不仅是一处宗教场所,更是一处融合了自然风光、历史文化与现代休闲的旅游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