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汤桥

金汤桥

天津市 · 天津城区

金汤桥详细介绍

金汤桥(Jintang Bridge),是中国境内连接南开区与河北区的跨海河过河通道,也是最早建造的大型铁桥之一,更是中国唯一的钢制式平转式开启桥。该桥始建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竣工通车。桥名金汤,取“固若金汤”之意。

金汤桥西部与南开区张自忠路立交并与水阁大街相连,东部与河北区建国道平交。桥梁为东西走向,全长76.4米,宽10.5米,为人行步行桥。其下部结构为实体墩身,分为三孔,桥身可以平转式开启,是国内仅存的三跨平转式开启钢结构桥之一。

金汤桥的历史悠久,其前身可追溯到清雍正八年(1730年)所建的浮梁舟桥,那时由13条木船连缀而成,桥面铺设活动木板。到1906年,因铺设有轨电车路轨,该桥被改建为永久性的钢梁铁桥,并存留至今。

在近现代史上,金汤桥也扮演了重要角色。1949年1月14日,人民解放军从东西南三个方向向国民党守军发起总攻击,打响了解放天津的战役。经过激战,东西对进的人民解放军于15日凌晨在金汤桥胜利会师,切断了国民党守军的南北联系,打乱了其作战部署,彻底动摇了国民党守军的信心。人民解放军在金汤桥的胜利会师成为全歼守敌、解放天津的关键。因此,金汤桥也成为了象征天津解放的标志性建筑。

为了保护这座具有文物和历史纪念双重价值的桥梁,在恢复其设计原貌的基础上进行了加固整修,并恢复了其开启功能。同时,在桥两头新建了钢结构的玻璃引桥,并在两岸建设了主题性公园——会师公园。1984年,为了纪念人民解放军在天津战役中的丰功伟绩,还在金汤桥东路一侧设立了解放天津会师纪念碑。1994年,金汤桥被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如今,金汤桥已成为集观光旅游和纪念天津解放于一体的步行桥,是海河上的一道靓丽风景。它不仅记录着天津的历史与重生,更体现了这座城市的无限活力和特有的精神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