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抗战地道纪念馆
山东省 · 泰安市肥城市华东抗战地道纪念馆详细介绍如下:
华东抗战地道纪念馆位于肥城市仪阳街道刘台桃花源景区,其所在地刘台华东抗战地道,亦称马尾山地道遗址、华东抗战地道,是第一批革命文物。此处地道是肥城二区区委为阻击歼灭敌人、有效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而在仪阳街道南部山区8个自然村发动群众开挖的。地道的主要设计者赵宝衡,毕业于齐鲁大学土木工程系,于1938年入党,他亲自带领肥城二区的自卫队,利用白天测距、晚上挖掘的方式,开挖地道13公里。地道工程自1938年秋开挖,至1940年底完成,由于当时条件简陋,修建地道时只能用指南针和罗盘进行定位。
刘台村沟壑纵横,土层深厚,土质类似于黄土高原,这是能在此处开挖地道的重要条件,也是地道历经半个多世纪仍保存完好的主要原因。华东抗战地道是一个双层地道,上层地道全长达800米(也有说法为850米),离地面3米左右的距离,是迄今发现的保存最好、规模最大的地道,因此被称为“华东第一地道”。
地道内部设施丰富,沿着地道向前走,依次可以看到地道指挥部、水井工事(用来防水排水,同时也是打击敌人的应急通道)、陷阱(用来抵御敌人入侵,陷阱里有暗钉和竹签)、旋转石门(门的两侧都有小孔,用来插木桩阻止门旋转,具有防水、防毒、防烟、防人的作用)、伙房(为了不引起敌人注意,烟囱通着地面民房的烟囱)、隘门(以前只是个小孔,只容一人过,用来伏击敌人)、兵工厂(加工简单兵器)、囚室(关押被抓敌人或犯错误关禁闭的人)等设施。敌情观察口或者射击口则巧妙地设置在碾子下、窗户上等位置。地道还有上下通道,是连接两个地道的重要关口。
2007年,仪阳街道对原遗址部分地段进行了抢救性修复,并修建了抗战地道纪念馆,收集了大批宝贵的抗战文物,主要有挖地道使用过的镐、铁锨、辘轳、照明灯具等用具,民兵集合作战用过的铜锣、军号、牛角号,士兵场制作的土枪、地雷、手榴弹、子弹,以及资料、照片、旗帜和支前使用过的纺车、织布机、运输工具、救护伤员的担架等。纪念馆还利用声光电等现代化展览手段展现当年情景,地下会所、工事等处也进行了复原陈列,使人如置身于战争岁月。
在抗战时期,肥城二区人民和西区人民抗敌自卫团利用地道优势,配合野战军、武工队对日伪军开展了艰苦卓绝的游击战,共进行大小战斗100余次,歼敌千余名,在著名的陆房战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巩固发展抗日根据地、坚持抗战夺取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华东抗战地道及其纪念馆如今已然成为重要的红色旅游景点,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参观,重温革命历史,继承革命先烈精神。
微信扫一扫智能生成旅游路线


游玩建议
针对肥城市华东抗战地道纪念馆的游玩,建议如下:
- 了解历史背景:在参观前,可以通过网络或书籍了解抗战地道的历史背景,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这段历史。
- 跟随导游讲解:纪念馆内有专业的导游讲解,可以跟随导游深入了解地道的构造、历史意义以及相关的抗战故事。
- 参观地道:沿着地道向前走,依次参观地道指挥部、水井工事、陷阱、旋转石门、伙房等设施,感受当年抗战的艰辛。
- 参观纪念馆:纪念馆内收藏了大量抗战时期的文物和照片,可以仔细观看,了解抗战时期的历史。
- 注意安全:地道内可能有些湿滑,参观时要注意安全,特别是带小孩和老人的游客。
总之,参观华东抗战地道纪念馆是一次深入了解抗战历史、感受革命精神的好机会,建议游客们认真准备,充分体验。
美食建议
- 肥城鸡:肥城市的特色美食之一,由本地优质鸡肉制成,煲汤或烧烤都非常好吃。
- 桃花糕:以肥城桃为原料制成的传统糕点,口感绵软而不粘,甜度适宜。
- 鼓腔烧饼:外观呈圆形、古铜色,薄如蛋壳、且两面鼓起,吃起来香、脆、甜,风味宜人。
- 河岔口咸鸭蛋:每个重百克左右,蛋白有光泽脆硬,蛋黄橘红色、沙瓤,口感沙沙作响,质量优佳。 此外,还有王晋甜瓜、孔庄粉皮、桃胶山药、演马庄牛肉、陈氏牛肉等当地特色美食值得品尝。由于纪念馆附近的具体餐饮店铺可能随时间有所变化,建议您提前查询或咨询当地人以获取最新信息。
住宿建议
- 君客宾馆:位于肥城市刘庄大街85号,靠近多条主要街道,交通便利。
- 肥城莱茵假日酒店:位于肥城长山街新华大厦,近新城路,距离市中心较近,且周边交通便利。 建议根据个人需求和预算进行选择,并提前预订以确保住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