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太公庙

姜太公庙

河南省 · 新乡市

姜太公庙,位于牧野区姜太公庙村内,原名姜公庙,俗称姜太公祠,后称姜太公祠。因姜太公姓姜,所以又名姜太公。始建于唐贞观年间,重修于明嘉靖年间,为明代建筑风格。

姜太公庙坐北朝南,一进院落。临街有硬山式门楼,门洞上方有砖雕匾额“姜太公庙”。大门两侧墙壁上镶嵌有两块碑刻,一是明代嘉靖年间重修姜公庙碑文,二是清代乾隆年间新乡县令何其伟撰写的《重修姜公祠碑记》。

进入大门是前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前出厦两架,悬山式建筑。殿内有泥塑神像,两侧有侍童塑像。前殿内东壁镶嵌有清道光二十六年(公元1846年)《重修姜太公殿碑记》一方。

过了前殿就是大殿,大殿为三间见方,高约五米,前出厦两架。殿内正中塑有姜子牙相坐神位,两侧分塑有兵将像。大殿东侧有配房五间,为娘娘殿。

姜太公庙历史悠久,历代都进行过修葺。庙内碑刻较多,且年代各异,是研究地方历史的重要实物资料。该庙在文革期间曾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近年来加大文物保护力度,对姜太公庙进行了修缮,保持了古祠的原始风貌。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建议您亲自前往参观以获取更深入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