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鸿仙墓

范鸿仙墓

江苏省 · 南京市

范鸿仙墓位于玄武区中山陵园东马腰东坡处,是南京中山陵民国时期附葬陵墓中为数不多的国葬墓建筑群之一。范鸿仙(1882-1914年),名启光,字鸿仙,是辛亥革命时期的重要人物,与宋教仁、陈其美并列称为辛亥三烈士。

范鸿仙墓的原始规模较大,包含牌坊、墓道、祭堂、碑亭等建筑,但在抗战期间被破坏。抗战胜利后,墓地在原址上进行了重建。然而,在十年动乱期间,范鸿仙墓再次遭到彻底毁坏。1972年10月21日,国务院指示人民政府着手修复范墓,并将范鸿仙的夫人、老同盟会员李贞如的遗骨从汤山坟头移来合葬。

墓前竖有一块约1.5米高的墓碑,上刻有“范鸿仙先生之墓”或“陆军上将范公鸿仙之墓”等字样,这些碑文表达了对范鸿仙将军的敬仰和怀念。

范鸿仙生于1882年,1908年离家赴上海投身革命运动,并加入同盟会。他曾参与创办《民呼日报》等革命刊物,用笔杆子鼓吹革命,提倡共和,揭露清王朝的黑暗腐败,被孙中山先生称赞为“一支笔胜十万师”。范鸿仙在革命中积极参与谋划广州起义和武昌起义,并在武昌起义后一度担任安徽铁血军总司令。他激烈反对袁世凯,协助柏文蔚发动二次起义,但最终在起义失败后流亡日本,并在不久后奉孙中山之命回上海图谋举事。1914年9月20日,范鸿仙在上海寓所遇刺身亡,终年32岁。

范鸿仙墓现为文物保护单位,是纪念这位革命英烈的重要场所。墓园虽然规模不如昔日,但仍有不少游客前来瞻仰和缅怀这位伟大的革命者。墓园环境安静,景色优美,值得一游。


微信扫一扫智能生成旅游路线
游妙方微信公众号
游妙方微信小程序
交通情况

方案1:
乘坐地铁线路:地铁2号线(鱼嘴--经天路).在马群下车.步行约1.97公里到达目的地
方案2:
乘坐普通公交线路:343路(钟灵街--钟灵街).在五棵松下车.步行约1.08公里到达目的地